高校放假安排不宜一刀切 而應該用高水平管理服務措施保障學生自主選擇
“非必要不返鄉(xiāng)”“非必要不留校”“有必要可留校”“非必要不出校”……是在念繞口令嗎?不是。這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,各地高校提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“花式放假令”。到底回不回家過年,成了不少大學生的鬧心事。還有部分大學生,甚至陷入“想回不能回”“想留留不下”的尷尬。有專家指出,疫情影響下高校放假安排不宜一刀切搞“命令式”離校或留校,而應該用高水平管理服務措施,讓有實際困難的學生能自主選擇。
疫情當前,這個春節(jié)假期,“回”還是“留”成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艱難抉擇,大學生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群體。事實上,此前相關部門早就提出高校錯峰放寒假。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和相關政策的變化,針對學生回家還是留校的問題,各地高校還要有新的應對思路。
從目前來看,各地均倡導“就地過年”,而大部分高校則強調(diào)“非必要不留校”,這里面明顯構成一種矛盾。一方面,我們并不是不理解高校的苦衷,讓大部分學生回家,可以減輕學校在寒假期間的防疫負擔。但另一方面,且不說為不便回家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服務,本就是學校對學生該盡的責任,在當前的形勢下,一些學生留校,不僅符合防控要求,也有利于春季學期的順利開學,包括畢業(yè)生的畢業(yè)和就業(yè)工作的開展。因此,部分高校“發(fā)個通知就把學生攆出校園”的做法,既有失人文關懷,也與整體的疫情防控要求多少存在出入。
必須承認,相比“發(fā)個通知就攆人”,“留人”無疑要復雜得多。這既包括學生留校期間的生活服務、安全保障,也包括疫情防控責任。比如,學生留校期間,到底能不能出校園,這恐怕就讓一些學校“犯難”。但是,只要真心實意兼顧疫情防控需要和學生意愿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如校方完全可以與地方政府對接,按照當?shù)亟y(tǒng)一的防控要求來做好學生留校期間的疫情防控。
常態(tài)化防控進行了近一年的時間,只要真正重視對學生需求的滿足,相信讓有需要的學生在學校過一個“安全”的寒假并沒有那么難。應該看到,不管是一刀切拒絕學生留校,還是不顧疫情防控形勢,對留校學生搞封閉式管理,抑或是通過設置層層審批讓學生“知難而回”,都難免有官僚作風之嫌,也背離學生和社會對于高校的人本期待。
其實,在去年疫情期間,一些學校給來自疫情嚴重地區(qū)的學生匯款,就示范了一種積極的人性化理念。現(xiàn)在,疫情尚未過去,這樣的溫情完全可以也應該繼續(xù)保留。
當然,這也提醒一些地方政府,在做好外地務工者“就地過年”保障的同時,也不應該忘記大學生群體。比如一些地方已經(jīng)明確要給“就地過年”人員發(fā)放紅包,并提供生活上的服務,這樣的政策不妨因地制宜延伸到留校大學生群體,并為學校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指導。在這方面,高校其實更應該成為示范。一來,大學本該是最講科學和人文關懷的地方,相關政策的制定,理應杜絕粗暴和一刀切;二來,學校的管理行為,本身也是教育理念的展示。在對待學生留校還是回家的問題上,多一些誠意和共情之舉,未嘗不是一次積極的人文教育。
當然,不管是高校,還是各級政府、防疫部門,對防控措施的安排,對人員流動的要求,多一些人性化考量,將防疫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充分結合,將方案做實做細,應是起碼的決策者修養(yǎng)。
相關推薦:
- 河南禹寺遺址發(fā)現(xiàn)距今4000年前城池 為夏文華提供重要新材料
- “小年輕也能干出大事業(yè)”!135名碩士研究生走上了“村官”之路
- 東京奧運會測試賽重啟時間將被迫推遲 最終能否舉行持悲觀態(tài)度
- 中國圍棋天元賽本選賽開戰(zhàn) 五輪單敗淘汰賽誰能晉級?
- 中盤不敵對手!女將周泓余無緣中國圍棋天元賽本賽
- 西安火車站附近加強行車只需 12個電子警察“上崗”
- 全方位陶瓷細胞懸浮液生物打印!新型墨水3D打印出帶活細胞的“骨骼”
- 從推遲到取消?2021年波士頓馬拉松暫定10月11日進行
- 鐵樹結出金燦燦果實 武漢兩大媽“嘗鮮”中毒幸就醫(yī)及時已無大礙
- 線上為主、線下補充!廣州“牛年”迎春花市改以線上為主
-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濫用問題引關注 這些傳言你相信了嗎?
- 新時代呼喚“非標準人才”!數(shù)智時代人才標準如何更精準
- 每天加班太累?勇敢一點,讓我們治愈“不想上班”
- 新的一年你充電了嗎?新的一年早點睡,能減脂增肌、皮膚變好、頭發(fā)變多……
- 學生每人會一種樂器 這所大山里的“搖滾學校”只有108個學生
- 過去四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(shù)逾251萬 學成回國者達201.3萬人占比近八成
- 掃碼點單 疲憊不堪!什么時候吃個飯花樣這么多了?
- 手機被陌生人操作轉發(fā)微信朋友群?積分兌換“獎勵”下誰“綁架”了你的微信
- 告別走過場學會真本事! 體美勞成了硬杠杠欲媲美主科
- 北京小客車指標:“棄號”十年內(nèi)不得參與指標配置 明年或將獲得新能源車指標

營業(yè)執(zhí)照公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