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三区电影_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二三四

聯系我們 - 廣告服務 - 聯系電話:
您的當前位置: > 旅游 > > 正文

最新消息:華人抵達秘魯175周年:緬懷先僑 繼往開來

來源:中國新聞網 時間:2024-10-19 17:34:38
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(記者 韓輝)“如今,華裔秘魯人已成為秘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,許多人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,華人社區在秘魯的地位穩固,對中秘關系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。”秘魯中華通惠總局理事兼《秘華商報》社長鄧振棠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。

近日,由秘華協會舉辦的首批華人抵達秘魯175周年紀念活動在利馬卡亞俄港口舉行,秘魯政府代表、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以及秘中文化協會等多個華人社團受邀出席。

據史料記載,1849年首批“契約華工”75人乘坐丹麥商船“費德里科·吉耶爾莫號”,經過120天的艱難航行,于10月15日抵達秘魯卡亞俄港,開啟華人在南美洲“山鷹之國”艱苦創業的歷程。

據鄧振棠介紹,首批“契約華工”大部分來自廣東,他們被雇用到甘蔗種植園、棉花園和鳥糞島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。除了農業,華人勞工還參與鐵路建設和采礦業,尤其是在安第斯山中央鐵路的修建中,他們從事了極為艱難和危險的工作。

“1874年,清政府和秘魯簽署條約,終止‘契約華工’輸入,這為華人在秘魯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。”鄧振棠說,隨著契約勞工制度的結束,20世紀初,新一批自由移民到達秘魯,逐漸融入當地社會,創辦了商店和餐館,特別是在利馬的唐人街,奠定了華人社區的文化和商業基礎。

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,華人不僅在經濟上作出了巨大貢獻,還通過飲食、文化和商業活動深刻影響秘魯社會,華人移民為多元化的秘魯社會增添新的色彩。“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中秘混合飲食文化的代表‘CHIFA’餐飲(秘魯中餐),已成為秘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。”鄧振棠舉例說。

鄧振棠告訴記者,在華人移民抵達秘魯早期,許多契約勞工面臨著惡劣的工作環境和不公正待遇,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作為最大的僑團,通過為勞工提供法律支持,幫助他們解決勞動糾紛,維護合法權益。“直到今天,華僑華人遇到問題,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也會不遺余力幫助大家排憂解難,爭取合法權益和社會尊重。”

秘魯中華惠通總局醒獅團表演紀念首批華人抵達秘魯175周年。(受訪者供圖)

“華人抵達秘魯175周年,對旅秘的華僑華人來說非常值得紀念。”在秘魯《公言報》總編輯孟可心看來,華人從起初的底層苦力,到逐步贏得當地社會的尊重,憑借著吃苦耐勞、與人為善的優良品格以及聰明才智,逐漸積累財富,在秘魯創出了一片新天地。

從發明“曲灌法”使水稻大幅增產,獲得秘魯政府勛章的老華僑戴宗漢,到無私奉獻,捐贈物業給多個華人社團的僑商劉金良,再到推動秘中經貿合作、人文交流的使者何蓮香……孟可心如數家珍。他說,秘魯僑界各行各業有許許多多愛國愛鄉的華僑,他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,值得我們傳承和發揚。

孟可心認為,175年來,華僑華人經過艱苦奮斗,在秘魯政界、商業、文化和科技等多個領域取得不俗成績,助推秘魯社會各界對發展與中國關系的熱情。例如,秘魯國會將每年2月1日定為秘中友誼日;當地人喜歡用西班牙語“老鄉”稱呼中國朋友等。

華人社區通過中國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,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。“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華人社區的凝聚力,還吸引了大量秘魯民眾的參與和關注,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文化交流。”孟可心說。

矗立在卡亞俄港口的華人抵達秘魯紀念碑。(受訪者供圖)

在鄧振棠看來,秘魯的華人社區建立了廣泛的商貿網絡,為中國和秘魯之間的貿易合作搭建了橋梁。華人企業通過進口中國商品、出口秘魯特產,推動了雙邊貿易的增長。特別是在秘魯的餐飲業和零售批發業,華商貢獻尤為突出。

亞太經合組織(APEC)領導人峰會將于11月在秘魯舉行,鄧振棠對此充滿期待。他表示,相信隨著中秘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合作標志性項目錢凱港的投入使用,未來兩國在礦產、能源、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有望繼續深化。(完)

責任編輯:

標簽:

相關推薦:

精彩放送:

新聞聚焦
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元阳县| 靖江市| 甘德县| 米脂县| 兴业县| 阜平县| 梁山县| 牡丹江市| 易门县| 宜丰县| 香格里拉县| 枞阳县| 肇庆市| 大连市| 钦州市| 永寿县| 报价| 温州市| 建瓯市| 赤水市| 海林市| 闽清县| 乡城县| 株洲县| 虞城县| 曲麻莱县| 鸡泽县| 泰和县| 城步| 乳山市| 湾仔区| 嵩明县| 财经| 西平县| 平乡县| 壶关县| 荣成市| 曲水县| 安义县| 辽宁省| 额济纳旗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