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國楹的小罐茶參加非遺,告訴我們好茶的由來
11月19日-20日,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、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、中國文化產業(yè)發(fā)展研究中心、安徽省非遺研究會、黃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(以下簡稱非遺大會)在安徽省黃山市順利舉行。

本次非遺大會圍繞“新時代非遺活態(tài)傳承與創(chuàng)新”的主題,就非遺文化產業(yè)如何落實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發(fā)展思路、非遺文化與特色小鎮(zhèn)共融共生、非遺文化與文旅融合創(chuàng)新等問題展開研討。
自2012年6月初入茶飲市場起,小罐茶歷時3年多遍訪國內茶農、茶企、行業(yè)專家,探索茶行業(yè)品牌化發(fā)展路徑。2016年,小罐茶首款產品問世,憑借優(yōu)良品質、標準化生產、自動化灌裝、一罐一泡一飲的便捷設計迅速占領市場。

在杜國楹看來,小罐茶的發(fā)展之路,與“非遺”息息相關。2012年小罐茶團隊上山尋茶的時候,“非遺”還是一個不那么普及的詞匯,但今天,“非遺”的搜索結果已經過億。杜國楹認為,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態(tài)的,它不但代表歷史,還有今天和未來,因此非遺文化需要綿延下去。
守得初心,方得始終,杜國楹的初心就是做中國好茶,而且,未來30年,他將始終致力于做中國好茶。中國茶葉要有自己的品牌,3年時間將小罐茶做到20億,樹立起"小罐茶"這一品牌,這是杜國楹對于如何做中國好茶的最好回答。不斷完善的技術,不斷升級的產品,都讓小罐茶走在茶行業(yè)的前列。從細節(jié)著手的進步,才給了我們消費者這樣出色的小罐茶。
杜國楹認為,傳承非遺的工作就是傳承大師技藝,并將其標準化。對于企業(yè)而言,一個巨大的課題是把大師經年累月的制茶經驗,用現代科技手段完全還原出來。以小罐茶的鳳慶滇紅生產線為例,作為小罐茶六大茶類當中的第一條生產線,科技手段的采用,能夠把茶葉當時的溫度、濕度甚至香氣的數值固化下來,變成標準化、智能化作業(yè),從而完全還原滇紅大師的制茶技藝,解放大師雙手。

堅守非遺技藝,傳承下來,才是小罐茶接下來所要探討的東西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相關推薦:
- 鄭州訴說情感:夫妻感情不好,這幾個表現很明顯!
- iQOO 5驚現2020 KCC總決賽 亮出官方比賽用機身份
- 特斯拉Model Y王者地位不保?1400匹馬力的福特Mustang Mach-E今晚直播間見
- 優(yōu)尚誠品休閑百貨 優(yōu)品薈萃生活美滋滋
- 小白買買“0元包郵送”活動真給力:不花錢還包郵
- 飲水安全難題怎么破?碧水源納濾凈水機D601來解惑
- 最強直屏旗艦 iQOO 5將于8月24日正式開售
- 明微電子:供應鏈靈活有序,強化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的穩(wěn)定性
- 馮宇飛:電競和手機天然契合,iQOO將積極參與電競生態(tài)建設
- 全國首個運營商交通出行生態(tài)圈由上海翼支付打造

營業(yè)執(zhí)照公示信息